首富马斯克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烧向执行委员机构
2025年1月21日,就在马斯克担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的第一天,他用他一贯的作风向整个华盛顿移除首席多元化官员执行委员会的网站。这位硅谷铁腕人物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前后对比”的截图,配文就一个字:“进步”。华盛顿这座几百年的老城,似乎从未见过这样直接的改革方式。政府大楼里的人们面面相觑,但这只是个开始。与马斯克雷厉风行的风格形成对比的,是传统政府官员一贯谨慎细致的工作方式。在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大楼的某个角落,一份厚厚的改革方案静静地躺在一位资深官员的办公桌上,上面写满了周密的计划。两种做事方式,两种思维方式,一场关于如何提高美国政府效率的较量,就这样开始了。这位曾在84小时内裁掉推特80%员工的科技大亨,能用他的“硅谷速度”撼动根深蒂固的政府体系吗?或者说,传统官僚体制的“稳扎稳打”最终会证明它更有价值?硅谷速度遇上华盛顿节奏如果说马斯克的第一个动作只是删掉了一个网站,那他接下来的计划可就大得多:把400多个联邦机构减到98个,裁掉75%的联邦工作人员。让人想起他2022年接手推特时的做法:短短84小时,从7500人一下子减到1500人。当时整个硅谷都被惊到了,现在轮到华盛顿吃惊了。“效率就是一切。”马斯克总是这么说。在他看来,政府机构就像一台运转不好的机器,需要彻底修理。他给自己定了个大目标:要在2026年7月4日前——也就是美国独立250周年的时候,完成这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两种不同的思路但在华盛顿这座老城里,改革从来都不是简单地加加减减。“政府不是企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官员说:“每一个看起来可有可无的机构,都有它存在的原因。”这句话道出了传统政府工作者的想法:改革要小心,要平衡,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就像他们常说的:“细节最难处理。”数字背后的事实马斯克说要在联邦预算里省下2万亿美元,差不多是2024财年6.4万亿美元总支出的三分之一。这个数字听着吓人,但历史经验值得留意里根当总统时的“格雷斯委员会”提出了2478条建议,说要省下4240亿美元,最后实际只省下三分之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改政府比改企业难多了法律不允许:好几个工会已经告到法院去了各方意见不同:国会里的两党吵得厉害影响太大:几百万人的生活可能会受到影响改起来没那么容易马斯克在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大楼里只配了20个人的小团队。他们要在18个月内完成这项巨大的工作。那些在政府工作多年的老官员都在静静地看着。他们见过太多雄心勃勃的改革者来来去去,也看过太多轰轰烈烈的改革计划始终没能实现。全世界都在看“美国政府改不改,不光是美国自己的事。”确实,当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要这样大改特改,全世界都会关注。新西兰在80年代改过,英国在90年代也试过,但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敢这么大刀阔斧。改得太急太快,可能会让全球经济都跟着不安稳。马斯克哪来的信心?也许答案就在特斯拉的故事里。在特斯拉,马斯克常常通宵达旦地待在工厂,亲自解决生产线上的问题。他要求每个工程师都得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负责的每个零件。正是这种死磕到底的精神,让特斯拉在造电动车这件事上一直走在前面。但政府不是工厂,公务员也不是工程师。现实很快就来敲门改革才开始一个星期,麻烦事就接二连三地来了:工会告到法院民主党的议员们强烈反对报纸上开始问这么改合不合法有些重要工作因为人员调动停了下来可能马斯克早就料到了他在网上这么回应:“反对的声音越大,越说明非改不可,”这场改革最后会怎么样?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个被删掉的网站背后。为了提高效率,是不是会丢掉一些同样重要的东西?改得太快太急,会不会让社会更加混乱?这些问题,现在还没人能回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这座老城里,一场关于要不要改、怎么改的大讨论,才刚刚开始。当马斯克和他的20个人在办公室里日夜赶工的时候,整个华盛顿、整个美国都在等着看结果。2026年7月4日的钟声,好像就在眼前,却又那么遥远。
